三度登上了無名熱門相本的第一名,老實說,讓我很虛榮!尤其有個附加價值就是超級任務自己送上門,失聯的朋友、斷訊的學生,通通都來相認。

雖然封面是用肉體在吸引人,但其實可以發現這裡並沒有聳動的色情,有的只是平凡小市民的生活。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讓人看到自己的經驗,讀起來像是在整理自己的生命。

爲什麼我喜歡寫網誌,喜歡設計相本?雖然我不會語法,因為那不是我的專長,但我希望我的花園有我自己的特色,很開心我做到了,也很高興大家喜歡到我的花園來休息。

網誌和相本對我來說是我對生活事件所學習的累積,我老是覺得這個世界很有趣,我很愛『品頭論足』,『大談闊論』,一個小事件就足以讓我發表一篇激昂的觀點...

上次回台南,路上小男友開著車,突然他問起:「你覺得家裡有地毯好不好啊?」我開始針對【地毯在中國社會的境遇】跟他天花亂墜的演講。


「地毯啊!要看你想要怎麼使用它,你想要當成裝飾呢?還是想要它當成地板上的坐墊?我們中國人的性格啊!不太適合把它當成專業的地毯來使用,只要看到地毯就會想要保護他,好像它是床單一樣,小心翼翼的怕弄髒它,只要地毯舖在在地上我就會下意識的想要走過它的邊緣,留它個乾淨無暇的內裡,甚至想要把鞋子脫下來,只用我乾淨的雙腳使用它。」

「但是其實地毯不是我們中國文化下的產物啊!我不知道洋文化怎麼把地毯帶進他們的裝潢的,地毯對他們來說就是地板的一部分,他們可以穿著鞋大方的踩上去,一點也不會覺得是在糟蹋地毯,更不會想要席地而坐,外國人是可以允許穿鞋走在自己家裡的,因為他們認為襪子的細菌比鞋子的灰塵還要髒,所以他們會有一個門墊,是讓外面進來的人可以把鞋子的灰塵抖掉,再踩進來,可是我們台灣人買門墊,其實還是習慣光著腳踩它出去穿鞋子,所以我們台灣人看到地毯或者木製地板就會想要一屁股坐下去,像我們帶團體的時候總是一夥人坐在木製的地板上,可是我看國外的團體諮商,他們都是為成一個圈圈坐在椅子上啊~即使他們有地毯,也不會想要在地上促膝長談,有可能跟他們的人際距離的觀念有關,他們尊重個人空間,所以研究上都寫著跟美國人聊天一定不能太靠近,保持三十公分的距離,這距離也太遠了吧!但是我們中國人就是愛擠,都是我們地小人稠,小國島民的心態,讓我們覺得擠是應該的,排隊也要擠,提款也要擠,但是沒辦法啊!我們土地就是這麼點大,這樣的界限就很容易侵犯到別人的隱私跟空間,沒有界限的人,也很自然的以為別人可以侵犯我們的界限,反而不好意思拒絕人家的介入。」

「ㄟ~我怎麼講到這裡來了…」我自己發現我也太會聯想、太愛發表了吧~

「我只是問你家裡想不想放個地毯,感覺很溫暖。」講了十幾分鐘,我也不知道小男友聽懂我的觀點沒,總之我好像還沒講到結論的部分。

「喔喔對,我還沒講完,我們中國人就是有這種集體潛意識,因為我們在漢朝的時候都還是沒有椅子的,在我們集體潛意識裡,席地而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呢!這地毯如果在我們家,我想它的位置可能會很高貴,這樣你可以容許別人踩著它嗎?如果你把它當地毯,我就覺得可以放,如果你把它當坐的墊子,我會覺得有點髒,因為我們台灣的島形氣候並不適合放地毯,容易潮濕也不易清洗,尤其我們家灰塵這麼多,這可能會增加我的打掃工作量,你看我們家很容易長灰塵就是因為台灣車輛多,廢氣多,工地多,又擠,我看日本人他們就比我們的好得多,也不會太潮濕,也不會灰塵多,所以他們的房屋佈置都可以在廚櫃的上面還擺一些看起來會惹灰塵的東西,也許他們擺一年的灰塵量,跟我們家一天的一樣多,而且他們緯度高,好像比我們乾燥,才會流行在獨立的廁所舖上毛墊,這在台灣也不適合啊~~畢竟很容易會長霉,這樣長到屁股不就變菜花了…你覺得勒?」

「我沒有說我要放馬桶坐墊啊?我只是問你我們家要不要放個地毯。」

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從台北講到新竹,我真的很愛講話,很愛發表論點,自由聯想的厲害,扯東扯西地理歷史文化通通亂講一通,說真的,我高中地理歷史一把爛的,還可以這麼會亂應用,也許是歲月的累積讓我把觀察社會、人性幾十年的紀錄通通在這個舞台上演,也可能跟我開始會思考的時候就進入社會心理系有關,也許是我這人本身就愛虎爛有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