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狂看DVD就是因為這陣子等不到我喜歡的新電影類型,看過了【史密斯任務】、【陰宅】,好像就沒有什麼特別吸引我的劇情片,倒是很想要看強尼戴普演的【巧克力冒險工廠】,繼上一部【尋找新樂園】後,我一直很欽佩強尼戴普演技的彈性,除了造型、氣質、眼神,他甚至連講話的口音都會變,上次被他嚇到就是看了【神鬼奇航】…「怎麼把自己搞得這麼髒啊~~~」。


巧克力冒險工廠的預告片做得非常科幻又浪漫,我被它浩瀚的巧克力瀑布、巧克力山的場景預告片魅惑得心癢癢,走到哪吃到哪...我最喜歡這種光纖亮麗、繽紛的不得了的電影畫面,整個世界根本就是一個糖果屋甚至是糖果樂園的實現。

這是一部有些形似【波特萊爾的冒險】,有些童話影子、有些魔術表演特效…的夢幻電影,真正讓我再三考慮要不要看的原因就是---這預告把劇情描述得太清楚了,十幾秒的廣告一目瞭然的呈現一個超級窮苦的小孩得到瘋狂難得的機會,幸運的去了一趟巧克力工廠的冒險之旅。我最怕這種帶著已知的訊息進入電影院後完全沒有期待的感覺,就好像聽一個演練過好幾次的簡報,即使放映一半跑出去上廁所也不會覺得可惜,或者,我可以繼續等待巧克力冒險工廠DVD的出現。

一直到圍毆MSN的暱稱出現【巧克力冒險工廠好看耶!】登進登出的對我”喊話”,我馬上問她:「真的好看嗎?」

「非常好看。」圍毆不斷跟我保證這部片絕對好看,而且她還跟我說她愛上了小矮人。

「小矮人?我看了也會愛上他嗎?」我實在很難想像小矮人的魅力。

「大家都愛慕小矮人。」我心想…怎麼可能…「我也會變成妳的情敵囉~」

「我的情敵太多了。」我彷彿看到圍毆攤著手、搖著頭說「她不在乎」、也「沒辦法」的樣子。

「那我一定要去看看我會愛上誰...」

這些模糊不清的引言更加深了我一定要去看的動機。

我非常信任圍毆對電影的評價,人家可是個導演級的鑑賞家,所以當天晚上我就跟小男友跑去看【巧克力冒險工廠】了,而且是在已經很疲累的狀態還是急著在晚上九點時趕去華納看九點四十的電影,沒想到一部童話寓言電影竟然長達近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緊湊到連小朋友都不會亂動亂叫亂尿尿。

****

這是一部童書改編的電影,所以裡面的場景當然充滿幻想,也極富寓言的意義,那千真萬確、真人真事的巧克力河夠讓人傻眼,還有用搞笑的方式警告所有白目、驕傲、恃寵而嬌、目中無人的小孩,反映許許多多存在各家庭看似乾淨清白的小孩其實都是小惡魔,雖然不是多麼十惡不赦,但也夠討人厭。




這五個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小孩就在不知是威利旺卡刻意還是命運隨意的安排下湊在一起。


查理是個物質窮苦卻精神滿足、以家人需求為優先的查理,爸爸媽媽還有四個阿公阿媽都在身邊,住在極度簡陋卻爐火通明的木造小屋,甚至連屋頂都是破的,家裡每餐都只喝湯…沒什麼營養的湯,太不可思義了。

除了這個象徵好孩子的查理外,有一個是白目愛吃不聽話的德國小孩,叫他不要亂吃亂摸他就不聽,結果第一個發難掉進巧克力湖裡,差點被吸去當巧克力肉醬。這種小孩最近還滿常出現的,像是跑到後台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伸手到籠子裡摸熊結果被咬斷手的那個可憐蟲;還有那種一直狂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癡肥小孩,好難纏喔!看到這種不健康的小孩就會懷疑他的腦會不會長滿肥腸。其實白目的小孩要是換了一對父母,很可能就是現在虐童案的受害者,研究還歸納出一般兒虐受害者的一些特徵就是吵鬧、惡搞、不好帶的小孩。

其中一個是堅果工廠超級有錢人家寵壞的Veruca saltt,她的英文名字就是疣的意思,而且長的跟咬核果的松鼠有夠像。這個不起眼的疣如果不切除就會蔓延整個身體,被寵壞的小孩只要吵鬧就可以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學不會珍惜所謂的淚水、汗水、努力,對這些得到的禮物自然也不會有感情。

還有一個比賽經常得名,勢必要拿第一個的Violet,時時刻刻嚼口香糖的屌樣真的很欠扁,她認為她得到這個機會是理所當然無人可敵的。有多少這麼有自信的小孩沒有嚐試過失敗,也沒有挫折的機會,這對一個健全的人格養成不是一個好現象,跌倒受過傷的地方總是會長的更粗更有力,每一個傷心的經驗都在鍛鍊自己心臟,漸漸硬朗,但小心不要變得無情。

最後一個是天天沉迷在電視電玩裡、目中無人實事講求科學證據的挑眉小孩。他說他之所以會買到幸運巧克力是因為他精密的計算哪一種機率會得到,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對於『幸運』『意外』這些單字應該跟他沒什麼關係!因為生活上的一切都是科學創造來的,所以鬼怪的傳說應該也不會動搖他的恐懼。


這些奇怪的小孩還真是無所不在,而且長大都可能變成討厭的大人,所以威利旺卡才會想要整一下這些小大人給他們點”顏色”,一個變成巧克力醬人,一個變紫氣球,一個變紙片人,一個跟她最討厭的垃圾為伍。

整座的白色巧克力工廠根本就是一個偽裝『極度壓抑』的活糖果屋,外表看起來是冰冷僵硬的工廠,裡頭是七彩明亮的軟糖巧克力世界,呈現一種『熟身童心』的衝突對比,就跟威利旺卡給人的感覺一樣。

我想威利旺卡長不大跟他的童年沒有父親支持、也沒有充分的享受一個小孩應有的遊戲與創意有關,等自己有能力實現的時候就沉浸在這個封閉的夢想裡,這個夢不會醒來,一定要等到他最在意的爸爸(重要他人)可以支持他、欣賞他為止,對他來說大人只是一個限制小孩的對象,「大人有什麼好?他們總是不准你…這樣不准你那樣…」「他們只是想要保護你。」而這個觀念就在查理分享的心情中有了重新詮釋的機會,人都是這樣,自己有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想法,如果有另一個人提出一個新的想法足以取代這舊的價值觀,那麼所有僵化的思考模式將會變得彈性與鬆動,這樣的人生會比較明朗與輕鬆。

小時候誰不是這樣在看大人呢?我也總覺得我爸媽古板的要死,總是要我學東學西,十八般武藝我還真的都接觸過了,鋼琴舞蹈書法寫生繪畫作文珠算下棋….但是又不讓我唸音樂系、美術系,我當時也對這兩位老人非常不諒解,經過時間跟自己的調適,還有對父母的了解,已經可以體會這種想要對小孩子好的用心良苦,只是要再多一點貼心去覺察自己給的方式對小孩子真的有幫助嗎?幫助在哪?如果小孩也可以知道,這個心意就不會被抹黑,如果威利旺卡的爸爸可以跟他說潔白的牙齒還有不吃零食的習慣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棒的時候,他就不會憤而離家出走了,我現在也非常不愛吃零食跟巧克力,我很怕以後如果工作太忙忽略了跟小孩子用心溝通的話,我可能也會變成『限制級』父母,只會限制東限制西,狂說:「不行!不行!不行!」

我現在很愛收集各種玩具也是有個童年不滿足的部分,原本我也有好多的芭比娃娃、還有現在根本買不到的小甜甜娃娃(塑膠頭髮可以拆來拆去),我表姊會打毛衣,幫我做了好多件禮服,但是被一個小學同學借去玩(因為她有當時最in的娃娃的家,但是沒有娃娃)畢業後就不還我了,我很想要再找回那些娃娃的回憶,所以對很多有房子、有玩偶的整套設備非常著迷,看到都有一股想要整個帶回家的衝動,而且要一整組,缺一不可,缺了我會很痛苦><。但是買了這麼多娃娃還是彌補不了失去最愛的痛,所以不斷的繼續找找、買買。

威利旺卡這個大小孩即使已經出現白髮,眼角也有一絲皺紋,還是讓自己奢侈的活在童話世界裡,有好多用不完的浪漫,發明好多好多突發奇想的東西,說他是小叮噹口袋的落實者也不為過,任何跟巧克力糖果有關的幻想都可以在這裡被製造,被出產:像是再也不用吃飯的口香糖,只要一片就會出現前菜主餐甜點三種口感,從電視上就可以直接傳導商品的功能,還到一個地理課本找不到的小島帶回來了一堆多功能的小矮人只要用可可豆交換他們的勞力,這一段相當好笑,那個目中無人小孩的爸爸也是現實的緊,當威力旺卡說出一個奇幻小島時,爸爸馬上說:「地理課本沒有這個小島。」跟他的小孩樣子相當呼應,都是一個講求科學講求證據的”大人”,這讓我想起一個中國民間故事一個旅店老闆娘做一種非常好吃柔軟的饅頭,把吃過饅頭的客人都變成馬,賣來賺錢的故事,這跟這有什麼關係?反正就是一種與世隔絕的關係,ㄎㄎㄎ。

每次威力旺卡只要自顧自講一些新奇夢幻的想像,就會被那個目中無人的電視小孩吐槽到快發火。這個生活只有電玩、電視遊樂器的小孩(Teavee)他的英文名字跟TV剛好諧音,諷刺現在的小孩因為太多的電視節目而把心裡那種對夢想的熱誠與想像力給蹂躪了。資訊的爆炸強迫一個小孩子壓縮他的童年,大人也不給小孩子有幻想的空間,每個小孩都變得跟大人一樣現實的緊。

現在很多小孩子早就不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了,就算是爸爸媽媽在禮物上動了手腳,那還是一種對聖誕節甚至是對任何願望的期待,好多想要的東西都等待可以在聖誕節的夜晚實現,好像只要誠心誠意的許個願,就可以成真。這對我的影響是:有了什麼挫折或者什麼短缺,我相信一定會有神秘的力量幫我,管他是聖誕老公公、貴人還是什麼鬼什麼神…這還真是靈,因為我好多事情都這樣迎刃而解了。我忘了是哪一部片,有個可愛的小孩跟一個世俗的小孩在爭論有沒有聖誕老公公的存在,當相信的小孩不斷被潑冷水後,對人生任何事再也燃不起那股幹勁與熱誠了。

****


至於圍毆非常喜愛的小矮人,真是超級好用的小矮人,功能相當多,會勞力、會剪頭髮、會歌舞表演、會行政工作、會男扮女裝還會心理諮商。

每部好萊塢電影都會提到心理治療,巧克力冒險工廠也幽默的插了一腳,就在威利旺卡慢慢的被查理的問題激起了童年的記憶後,他就開始給小矮人扮演的心理分析師治療。

電影裡做出來的心理分析是心理治療的一個學派,也是以佛洛伊德模式進行治療,樣子就現這樣個案躺在躺椅上,分析師通常坐在個案的頭後方,通常在個案眼裡,治療師都不用多說話,只要不斷的等個案說,然後再作分析,所以看起來就很像自顧自的在亂畫,而且坐在後腦杓後面更可以胡作非為,但其實治療師手中畫的就是家族關係圖,還有個案說話的紀錄。辣媽辣妹裡的媽媽職業也是心理治療師,辣妹到辣媽體內後還得幫媽媽去接個案,她也是當個案在講話時自己在筆記本裡塗鴉。

心理分析學派的技術其中一種就是讓個案自由聯想,透過不斷的自我揭露突然說溜嘴的事件總是重要的事,那是一種通往潛意識管道之一,還有另一種就是夢的解析。跟這有些雷同的後現代心理治療學派---敘說治療,由個案自己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說著說著就會產生頓悟並想辦法重寫故事的結局。

查理被塑造成一個單純沒有被任何物質污染的小孩,沒有電視、沒有呼風喚雨的氣勢,沒有特別突出的紀錄,當然連溫飽都很難達到,雖然兩袖清風卻擁有威利旺卡從沒有過的親密關係。查理跟威利旺卡的結合有點像綠野仙蹤的機器人找回一顆熱騰騰的心一樣,這顆心也刺激威利旺卡去找回桃樂絲想要的家。

再怎麼無敵鋼鐵般的強者,再怎麼逞強不去回想他的童年的長者,都需要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結論有些老套,說真的,也只有小朋友可以這樣單純的相信、單純的付出、單純的放心去讓想像出現,我上班沒幾天就已經領教了大人們世界的複雜險惡,擁有權力去影響別人時的不客氣與暗著來的手段,大人的世界啊!真是個不清不楚的世界,話不明著講但卻會來陰的,侯文詠應該也有很深刻的體會才會寫了『白色巨塔』跟『天作不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