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你一定有過幾次這樣的經驗:當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有人先離開,留下的人就會開始說那些先離開的人閒話。

『妳有看到她的新包包嗎?是假的,還拿得那麼爽。』
『妳有沒有看到她的妝,濃得像要去唱戲一樣。』

不管是你說過或聽過,一定都曾身歷其境目睹這種極具默契的恐怖現象。明明前一秒鐘,人家還沒離開的時候和樂成一團,互相讚美對方的妝化得很精細,鞋子好炫,男友好溫柔,逗得彼此笑哈哈喜孜孜,離開後,大家就開始不吐不快,用些新的形容把剛剛自己說過的話,通通消毒一遍。

幾週前,我跟小男友一起參加一個發表會,沒有我們熟人的Party,這樣的情形又不經意的出現。果然,所有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滿口天方夜譚、天花亂墜、天天開心的場面話,等到人群解散,我們就剛好巧妙的聽見散開的一群人,各自在不同角落暗暗噴出嚇人的真心話。

隔沒幾天,我跟小男友一起參加一個陌生共桌的聚會,同樣的情形又來了,再次把小男友給嚇傻。從頭到尾身邊女生見什麼批評什麼,鼻子抬得高,眼睛放的邪,遠遠看著人家就碎念批評,當人家走近聊天時,她們馬上擺出經典微笑和最好的讚美伺候,人家離開又是一陣尖酸刻薄,其間戲劇性的轉折非常離奇,不是練家子的人很難收放自如。

人前笑呵呵、人後背戈戈的社會現象再頻繁不過,不管走到哪,出席哪個場合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即使好朋友之間也會有類似的情形,那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反射,出於心理的自動化防衛。

為什麼人前人後如此不一致?佛洛伊德對人性的了解實在精闢得一針見血,他說過:當人們越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對他人深藏在內心的反感,表面上就越想講些相反的話來掩飾。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表面講的是真心的讚美,但就怕剛剛的稱讚會讓自己的地位矮人家一截,所以又說了一些讓自己平衡一點的言語。

人們是如此反向而不自覺,又如此小鼻子小眼睛的不肯承認。

如果這些背地裡的真相被傳開或被發現都是很殘酷的,不管對發佈的人還是被批評的人,都很殘酷。

那些事件連續幾天強烈放送,我跟小男友看多了難免心生恐懼並檢討反省,互相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如此不一致的人,要自己在每個當下說的話都出自真心,否則寧可不說。因為說多了難免會被有心人或無心人詮釋,透過他們不精確的語言再生,那肯定既難聽又扭曲得讓人無法辨解,沒有人有責任幫我們保守秘密,除非自己小心翼翼,我們不能強迫別人負責,但我們可以為自己負責。

我們可以讓每個讚美發自內心,並且不在背後加贈刻薄的語言,雖然身邊還是會有看不慣的人事物,但這些偏見通常都會在”了解”後自動化解,大方的給別人一個”了解”的機會,就不會有永遠的誤會。

小善,從一念之間的轉變開始,讓每個出發點發自善念,收起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營養的批評和攻擊,每一天的結束都無愧於心,就是一個利己也利他的小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