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的GQ變薄了。不是變相漲價縮水,而是香菸的厚紙板廣告頁全抽掉了,抽掉這些香菸廣告變薄二分之一,不誇張,家裡有GQ的可拿來比一比。

也許因為2009年1月11日台灣新的菸害防治法上路,香菸廣告明顯驟降。(我非常討厭看雜誌的時候翻沒兩頁就被厚紙板彈開,沒辦法好好翻,拜託廣告不要這麼沒品,想要讓人家看得越明顯,越反感。內頁厚紙板多的雜誌我都不買。)

新法通過後,哪裡可以吸菸?哪裡不能吸菸?改來改去,一下可以,一下不可以,有人抗議就說可以,有人檢舉就說不可以;衛生局說可以,衛生署說不可以,煙灰缸放上去又拿下來,拿下來又放上去。怎麼抓?怎麼罰?連警察都不知道。

新加坡禁菸好多年,重罰、禁止進口之下的結果,可以做到連夜店都無菸。日本是個菸癮很大的國家,街頭四處可見香菸自動販賣機。但我在日本逛街、等車或在日本喝露天咖啡,很少忽然聞到一陣不知從哪冒出來的菸。

(2008年7月後要身分證認證才能投幣購買自動販賣機裡的菸,在日本販售的香菸菸草比外銷的優,日本人對本國人非常好)

2006年4月日本實施公共場所全面禁菸,實施前,日本政府早就幫老菸槍規劃好所有可吸菸的環境,不至於讓他們感覺被排擠,無所適從,政府在公共場所設置獨立的負壓吸菸室,街頭也有許多特定的吸菸區。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找合法地方吸菸,沒有人邊走邊抽菸。

表參道上的吸菸區。

在表參道上的吸菸區會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抽菸,妙的是,大家彼此不認識。各抽各的,也不互看也不招呼,抽完又各自離開。

日本厚生省統計,2006年禁菸法實施後吸菸人口明顯大幅下降。

日本人有一種特殊的集體潛意識,不喜歡造成別人困擾,也算厚禮數。因為他們如此怕造成別人困擾,所以搭電車時不會聽見有人手機突然大響,也不會聽見有人在電車上大聲講手機,不會有人在公共場所吃味道濃郁的食物,就算在路上不小心撞到,只會聽見我說ごめんなさい(很抱歉,對不起)他們不會跟我四目相接就像剛剛沒發生什麼一樣(因為對撞後互看是挑釁不禮貌的行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すみません(對不起、不好意思),自然也不會無視他人存在的抽菸。

在台灣,還沒看到政府或企業主願意投資負壓吸菸室,一間負壓吸菸室要五十萬以上,也沒想到要建個一些露天吸菸區,難怪大家無所適從。

禁菸除了需要立法,也需要自律和尊重,更需要協助。

禁菸只是治標,治本的方式還是鼓勵或協助戒菸比較直接。每天抽一包菸,一年後會有一百二十毫克的焦油囤積在肺裡,牙齒爛掉、牙齦萎縮。戒菸需要有人一起關心。我在2004年的時候跟張景然老師一起做過戒菸研究,大部分吸菸者染上菸癮來自寂寞。建議菸癮者每天從減量開始,改變生活習慣(用好習慣替代壞習慣,打打籃球騎騎腳踏車吧~)、或者只要一個意志力就可以有效戒菸,戒菸後平均一個月省下3000元以上,可以把錢拿來提高生活品質,拿來買禮物吃大餐……

需要求助可以到戒菸中心,有我研究所學妹在這諮商服務,他們會提供很健康的戒菸方式,也可以打免費電話(0800-636363,63禁菸節),也可以到劍潭站的青年活動中心裡的戒菸中心預約戒菸諮商。


PS:昨天去新光三越買香水,小姐一邊介紹一邊讓我試聞,我卻只聞到她口中和身上濃濃的菸味,我竟然無法在香水櫃位深呼吸,還要閉氣。


補充相關新聞:

1月2日,不管是董事長或總經理辦公室,就算只有一個人在裡面辦公,因為整棟大樓的空調是互通的,所以也是禁菸場所。KTV及網咖包廂不管人數多寡一樣全面禁菸;計程車也是禁菸空間,即便只有司機一人或是司機加上乘客只有二人坐在車內,一樣得禁菸。

1月8日,餐飲場所只要有四分之一的面積開放,也就是四面牆中有一面牆是沒有遮蔽就不禁菸;KTV包廂不准抽菸,但九點以後營業的夜店卻沒有設限。

1月13日,那些不可以?衛生署12日再次公佈,把員工兩人以下的雜貨店納入可抽菸的範圍;車站或是醫院這些禁菸場所,癮君子只要離開10公尺遠就可以抽菸。薑母鴨店,羊肉爐店百元快炒店也被納為可吸煙的場所。

朝令夕改,董氏基金會認為衛生署在開倒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