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測驗:你看到什麼?

有些心理測驗喜歡使用曖昧刺激(圖像缺乏肯定特徵,使觀察者從而獲得多種不同知覺)圖像(例如:羅夏克墨漬測驗)來引誘受試者投射各種內在想法。

鴨兔測驗就是其中一種。

網路上有一說:看見鴨子的人男性特質較多,看見兔子的人女性特質多。(也有人強調眼睛不是紅色,絕沒有兔子XD)

也許男性特質被認為他們是視覺動物,比較重視結果,所以常常只能看見鴨子,不太能看見兔子。女人比男人還要懂得觀察,比男人更重視細節,所以看見鴨子後,很快又會看見兔子。(黃博說:這就是鴨子啊!阿wii說:哪裡有兔子?)

不管怎麼解釋,這測驗的由來是利用大腦的認知錯覺

一般人看見鴨子是立即性的圖像反應,跟左右腦功能有關。

我們的右腦管理圖像記憶,左視野的圖像(看左邊、逆時針)比右視野(看右邊、順時針)更快進入右腦的圖像解析中心。又因為我們的右腦主導圖像思考,於是左視野的圖(鴨子)比起右視野的圖(兔子)更快被注意。

這也可以解釋,聯誼的時候如果站在對方的的視線左邊,更容易被記憶,更容易因為初始效應(一開始的印象較深刻)而一見鍾情。

當我們接收到曖昧圖像(特徵不明的曖昧刺激)時,習慣用記憶中的輪廓去比對特徵,然後作出反應。很容易就產生錯覺。

鴨兔錯覺就是一個陷阱。

左邊看是鴨子,右邊看是兔子。

當一張圖的訊息超過一個,由兩個相似且重疊的圖案結合在一起時,我們會最先反應出最自以為、最先入為主的圖案,這麼一來就容易產生錯覺,認為理所當然如此。

錯覺,引誘大腦衝動決定。

這張,你看到什麼?

黃博一開始只看到穿大衣的女人側臉,看不到巫婆。阿wii說:哪裡有巫婆?怎麼可能有!

我告訴他,女人的耳朵是巫婆的眼精,女人的下巴是巫婆的鼻子,女人的頸子是巫婆的嘴和下巴。

我小學時在家裡的書櫃中看到這本書,對這封面印象深刻。

猛一看是骷顱頭,再看是美女攬鏡自照。

如果一開始冷靜的觀察、判斷,就會明白這(其實是美女)沒什麼好怕的。

可能因為這張圖,讓我愛上骷顱頭XD(衣服飾品電話都是)。

完形心理學(Gestalt;德文意旨圖像)不斷用許多圖像告訴我們,小心錯覺的迷思,不從單一視角作判斷,否則會錯失很多訊息。多多練習開發自己的視角和彈性,尋找驚喜。


有時燭台是主角,有時人臉是主角。

是前禿後翹的女人,還是禿肚的男人。


這張圖也很妙。

看上面是一回事。
很合理吧!

看下面也是一回事。
 
也很合理。

把兩個看起來很合理的事情,組合起來又變得有點荒謬。


看似合理,又不合理。


如果可以看到事情的多面性,就可以發現更多可能性,這就是創意。

看得比別人多,你就可能得到別人錯過的。

你錯過的也可能被別人得到。

荷蘭的錯覺藝術家艾希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擅長挑戰人性的弱點。




西班牙的藝術家達利也是挑戰錯覺的大師,他要挑戰我們對常態的認知。


好像以前無聊時,喜歡看著天上的雲,幻想成各種形體一樣。

達利畫他老婆加拉的背影。

拆解開後的細項是一回事,整體的感覺又是一回事。

我好愛達利的紅唇沙發,跟我的厚唇很像,噗。

兩年前在東京設計展買的杯子,也是利用錯覺的設計。
 
正著看是美女,另一邊看是骷顱頭。

 
兩面都是人。
 

如果沒有多重視角,沒有多思考,很容易就只看到青蛙......


錯過白馬王子啊~~


事情不是只有一種結果。

發生的經驗也不會只是一種效果。

一定可以從一個事件裡,產生很多基彥,發現很多驚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