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度萃取的espresso: Kitty

【刷卡當千金】

聽完Kitty這麼直接的坦白,有些人傻眼,有些人忌妒,有些人想要替天行道罵她敗金,有些人跟Kitty一樣積欠卡費,但聽到這樣的購物行徑仍然搖頭否定,企圖澄清自己跟她的不同。如果Kitty絕口不跟別人提起『敗金累犯』這檔事,也不會有人知道她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竟還背負著這麼一個巨大而無形的烏龜殼。

雖然穿戴在Kitty身上的全是千真萬確的榮華富貴,但骨子裡卻是虛幻不實的千金假象,甚至陷入一種既空虛卻必須忙著讓自己滿足的惡性循環中,讓自己債務千金。這樣的矛盾心情應該是很多人都有的共同經驗,套句佛洛伊德說的,這就是「死之本能」,就像有人老是甩不掉壞習慣,有人老是巴著那個壞男人,有人老是想不透自己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女人的價值依存身上的行頭?】

我可以理解每個女孩都夢想長大,尤其急著想要轉型成為一個既時尚又有品味的女人---一個擦肩後留下的倩影與香味讓路人遮掩不住回頭慾望的女人,這就是所謂的致命吸引力,好像擁有這個魔力,女人就可以所向披靡,沒有過不了的情關,沒有抓不住的愛情。這樣奢華的夢想在女人們的世界中不斷地被翻出來討論,不停地擴大每個女孩想要去實踐的衝動…Kitty心裡也知道,她並不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這個夢想的女人,但她卻是一個積極落實的行動家,平均每天都要買上一件衣服、或配件,讓每個寂寞的夜晚都有任務可以行動,甚至每個明天都因為一個新東西而值得期待,這樣的症狀持續復發,漸漸地,可能連Kitty自己都不知道她得了『時尚衣戀症』。

『衣戀症』自古以來被喩為女人的專利,沒有什麼比女人更重視穿在身上的衣服。對女人來說,衣服要比男人容易控制、容易得手,尤其那種看上眼、穿對味馬上就入袋的快感,簡直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控制慾念蔓延。帽子、項鍊、耳環、衣服、鞋子、包包、絲巾……通通都是象徵女性權力的定心丸,越是名牌,越是榮譽。女人慢慢的……像收集獎牌、錦旗一樣,的把這些榮譽一樣一樣披掛在適當的位置。裝備整齊之後,就可以安心的遊街示眾:「我是最優的。」

對女人們來說,她們一生之中可能從來沒有存在過任何一件她們自認為滿意、而且充滿自信的經驗,這情形比男性嚴重許多。男性在追求卓越上通常比女性還要投入,難怪廚師、美髮師、彩妝大師這些看似女性主流的職業往往男性坐大。女人們的心情也許很難處在一種平靜穩定的狀態,對她們而言,她們的事業也許沒有多少可以突破的空間、她們的情人看來也許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帳戶裡的存款好像沒有可以再多一點的可能,家人之間的情感也沒有可以更親密的空間……,總之,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好像都不在自己理想之中,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下,日復一日的生活,如果沒有來點讓自己覺得有價值、有希望的行動,那麼活著就只是一個平凡的事實,少了那麼一點說服力。

而外在的包裝,正是可以讓自己的價值快速升級的捷徑。

懂得女孩夢想的不只心理學家,每個經濟學家、財金專家也頗懂得窺伺女孩們的心理,懂得滿足女孩們的需要,於是一種無形地似乎不必馬上負責任、短期內不會造成任何威脅的信用卡與現金卡還有各式各樣便利申請的貸款……就像是為了因應女人們的夢想而生,讓她們可以大方的偽裝成『後天千金』。Kitty當然也來得及搭上這樣的便車,不必出身豪門,就可以千金上身。不斷搜括名牌衣物,被這些沒有安全感女人們當成一種唾手可得的慰藉,畢竟血拼是即時填補空虛的強心針;更變態的還可能把這樣的行為當成一種成就感,別人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眼光,好像是一種讚美,仔細想想,這些眼光其實都只是曇花一現的。

月光族每個月透支自己的薪水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敗金女』每個月可能就得花費比自己收入多五倍的金額來打造自己的形象,一個簡單的Gucci包兩萬八,一個經典的LV袋三萬二,一雙Ferragamo赫本鞋一萬八,一件白色PRADA襯衫一萬二,對一個月入兩萬多的OL,這些價錢看起來就像日幣一樣搖不可及,但是信用卡、現金卡、小額信貸卻開啟了這條通往『奢華世界』的通道。

這世界上並不只有一個Kitty,數以千計的卡爆型人口在台灣流竄著,若以時尚消費而言,當然以女性居多,對一買再買的行徑輪迴不已,種種無息分期、低利貸款的消費文化更助長了這樣的火焰,卡費就像火舌一樣的竄燒開來,一發不可收拾。

『時尚衣戀症』是病嗎?說穿了只是一種自我價值的不安全感在作祟,甚至對簡單的生活感到焦慮,沒有名牌上身的加持就好像失去光環一樣黯然失色。這樣的症狀經常發作在沒有自信的女性身上,通常多半是失戀或失志的女性,購物可以安慰可以治療甚至可以馬上提高自己的身價,『血拼』這字形容的好,買了名牌就像在身上注入了時尚的血液一樣,馬上讓自己高貴起來。

當一個人的身分地位可以滿足同等的消費能力,這樣的花費就是實力;但是當自己沒有能力卻一心想要擠進上流,沒腦的一直『想要!想要!想要!』而壯大自己的債務,這就是虛而不實,再多的榮華富貴也無法理直氣壯的挺直腰桿去享受,外在的華麗也掩飾不了靈魂中的貧乏,當內在的感受交雜著負向的焦慮、罪惡、擔心、害怕,即使外表包裝得高貴品味,流進喉裡的還是泛著一股濃烈的重口味,就像過度萃取的Espresso,看似光鮮的外表只有在品嘗後才知道內心的苦澀。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就是身為一個人,並不需要外在華麗的包裝來證明,討人喜歡、惹人憐、讓人想要親近的原因也絕對不是滿身高級名牌的行頭,那反而憑添幾分距離,尋找跟自己最適配的穿著就是做自己,最適合自己的額度、最適合的品牌;量力而為的裝扮是一種禮貌,過度浮華的裝飾就是一種虛偽,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還是讓真實的自己做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