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就沒有憂鬱的權利嗎?光這樣想就覺得自己挺可憐的,好像年紀輕輕就出家,再也不能肉食、不能有性慾。

明明這些都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比癌細胞還基本的存在每個人的身體裡,可是心理師卻只能這樣活生生被剝奪憂鬱的權利。跟我同行的好友伊娃跟男友大吵一架後,在崩潰之前還記得翻一下行事曆,確定隔天沒有個案才能安心大哭,否則紅腫的眼睛,很容易被個案看出來:昨天一定發生什麼慘案。

小男友是我的情緒偵測儀,他每天會根據我接電話或呼口號(我們之間有一個小口號)的音量,來檢測我今天精神好不好。如果檢測出來精神不太好,他就會想辦法帶我出門走走,聽聽我內在的聲音,馬上幫我倒掉當天的壞情緒。

當然,情緒檢測的工作我們得互相輪流、互相服務。老實說,大部分憂鬱寶座都在小男友的屁股下,他安穩的坐在上面享受我的安慰和照顧;交往這幾年,我大概只坐過兩、三次那個位置,因為,心理師想跟他搶那個位置,實在很不好意思….

一樣活在台灣、活在現代,鐵打的身體不憂鬱很難,但是大部分的人不太有機會覺察自己的情緒,不斷逼自己一件又一件完成工作,從沒有機會停下來照顧自己的感覺。

廣泛的憂鬱情緒不只表現在情緒低落,如果覺察到自己容易發脾氣,滿嘴批評抱怨,不斷找兇手、怪別人造成自己失敗的話,就該注意一下自己的憂鬱指數。

生活環境擁擠,找停車位就是壓力;情侶們擠在坪數小的套房,相處起來難免火氣大;明明只有兩隻手,卻有五人份的工作等著被完成;物價高、收入卻成反比,電視上播的都是進步國家的廣告、發明的產品,小蝦米妄想著要跟大鯨魚的消費同步當然很憂鬱…這還只是小小的生活壓力,還有更多的壓力源,向人滾滾襲擊而來…

聽見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幾次被挑惕、被拒絕,或被喜歡的朋友冷漠、忽略,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是累積自己爛情緒的黑手,一點扭曲再加上一個不小心,就會出現憂鬱情緒。






憂鬱來襲的一開始,隱約覺得生活上沒什麼好開心的,有一點煩躁,有一點看不見未來。

症狀輕一點的喜歡看人家筆戰、舌戰,來投射內在的一些憤怒,其實潛意識是想看別人把憤怒發洩出來結果會怎樣?如果別人下場很慘,就會嘉許自己壓抑的很好。

症狀嚴重一點的,會開始挑剔自己身邊的人、事、物,什麼都醜、什麼都爛,因為對自己的厭惡也開始轉移到其他東西的身上。

人與人之間就這樣惡性循環。

有一個條件很好的新聞系美女學生來找我,她告訴我她很需要一份工作,卻怎樣也找不到,她對工作的要求不高,家裡不需要她拿錢回家,基本上工作只要一萬八到兩萬,可以養活自己就行了。既然標準放這麼低,又有專業的技能,怎麼會找不到工作?

其實,隱藏在找工作的背後的…是一顆受傷的心。

美女剛考完研究所落榜,一向被看好的她竟然沒考上,聽見好朋友考上的消息,她的感覺很尷尬,朋友們不敢在她面前提考試的話題,她也怕朋友見到她就必須勉強安慰她,所以開始避接電話,變得不太愛出門,也不想起床。她面試過幾個工作都失敗,漸漸地開始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標準越放越低,標準越低的工作她更害怕去面試,因為要是又失敗,她就更不能接受。

她的男友不太能接受她的憂鬱,大部分的人也認為她條件這麼好,幹麻憂鬱?這些評論讓她更憂鬱。



因為心情差,所以不想面對人群,漸漸地就躲在自己的世界裡,懶得打扮、懶得看書也懶得整理家裡,一團亂的生活就繼續擺爛。忽然離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她驚覺自己不能再蹉跎,所以急著來求助。她好急,急到沒辦法停下來享受一頓飯、享受一個寧靜,躁與鬱就這樣糾纏著她。

忽急、忽藏、忽進、忽退是她慣用的模式,所以跟她的工作也停停走走。我們工作的目標是找回她的自信以及對自己的欣賞和接納,而不只是找工作。

找回自信、接納自己要從很小很小的地方開始。

喝一杯暢快的飲料、聽聽輕鬆的古典音樂、看看陽光照進屋子的感覺、整理家裡、丟掉多餘的東西、打扮一下自己、換個髮型。








每天讓自己欣賞一些人事物,讚美別人,也讚美自己。盡量學習正向的看法,也可以假裝自己是樂觀的人,裝久了這個特質就是你的了。看到好笑的事情就讓自己笑出來,接近開朗的人,聽他們的笑聲。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自己改變。




訂一個小目標去實現,任何小進步都該感到開心,這些小進步會慢慢帶妳上天堂。




PS:家具和房子是老賴和小雜工送給我的離職禮物~蜘蛛人系列感謝小男友幫我收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i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